- 发布时间:2025-02-06 浏览次数:67
非氟侧链型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,是用于钒电池时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。鉴于此,本项目从聚合物高分子链结构设计出发,采取聚合物一个位点接枝多个弱碱基团的分子设计策略,将含有三个叔胺基团的 苯酚接枝到氯甲基化聚砜侧链上,成功制备了不同接枝度的“簇状”叔胺基聚砜膜(TT-PSF-x)。研究发现,该类膜上的叔胺基团可有效传导钒电解液中的质子,同时被质子化叔胺因道南效应等阻钒,并抑制 V=O:(V)或 VO2 +对聚合物高分子链的氧化或亲核进攻,进而实现聚合物膜的高离子选择性及高化学稳定性。基于密度化“簇状”叔胺膜及其设计策略,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8 项,市厅级以上获奖 3 项。近三年为相关企业带来新增利润 438.5 万,新增税收 192.4 万,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化前景。